手球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手球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中国粮油市场2014年6月分析报告淡色小檗

发布时间:2020-10-19 05:44:37 阅读: 来源:手球厂家

中国粮油市场2014年6月分析报告

核心提示:2014年6月份,由于新小麦大量上市,且国家加大玉米、稻谷、大豆的投放力度,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仍处于消费

2014年6月份,由于新小麦大量上市,且国家加大玉米、稻谷、大豆的投放力度,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仍处于消费淡季,国内谷物市场和国产大豆价格走势趋于平稳;国内植物油市场基本面偏松状态不改,价格继续在底部区间弱势震荡。

6月份,国内小麦收购进度同比加快而油菜籽收购进度同比放缓。国家粮食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河南、山东等10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麦343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453万吨,其中收购托市小麦近1700万吨。河南省粮食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河南省已收购小麦102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97万吨。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6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47万吨。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止6月25日,湖北、四川等12个油菜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油菜籽13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06万吨。中储粮数据显示,截止6月25日,已累计收购临储菜籽不足100万吨,也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6月份,全国粮食批发价格指数为147.56(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下跌0.04%;全国食用油批发价格指数为109.63(基期:2008年12月=100),较上期下跌0.49%。

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状况如下:

小麦

6月份,国内新作小麦进入大规模收购时期,价格形成过程被托市政策的启动所打断,在总体收购量和托市收购量稳步增加的同时,新麦收购价格围绕托市价格水平平稳运行,由于对后市走势的不确定,企业入市收购相对谨慎。继豫鄂苏皖四省在上月启动托市政策之后,山东枣庄也与6月中旬启动托市。麸皮行情继续弱势运行,加工企业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国际方面供需宽松扩大了国际小麦的下跌空间。预计7月份,托市收购或陆续暂停,企业入市收购数量将有所提升,但市场行情预计以稳为主。

一、托市政策强势启动 新麦价格跳上台阶

6月份,主产区新季小麦由南至北陆续上市,市场价格也随着托市政策的启动而出现跳跃式上涨。月末,河北、河南北部、山东北部的新麦净粮收购价格多在1.23-1.25元/斤,水分多在13%以内,容重在770-790克/升之间;豫中、豫东、苏北、皖北、鲁南等地新麦净粮收购价多在1.21-1.23元/斤,水分在13.5-13%,容重在750-780克/升间;豫南、苏中、沿淮区域及其他地区净粮收购价多在1.18-1.21元/斤,水分在13-14%之间,容重多在750-770克/升。相比5月底尚未启动托市时各地收购价格在1.12-1.18元/斤的行情,托市政策的启动无疑在短期内让小麦价格上了一个“台阶”。

但应该看到,尽管新麦的上市价格在月初出现跳跃式上涨,纵观整个6月份,托市启动后的新麦价格波动却十分微小,主产区的价格增幅仅在0.01-0.02元/斤之间,这有别于往年,说明入市收购主体心态平稳,并未大面积出现“为抢粮而提价收购”的行为。尽管有消息称农民惜售心理严重,但笔者认为,与其说惜售的是“农民”,倒不如说是“农村粮食经纪人”,同时,“惜售心理严重”只是发生在个别地区,整体来看,市场购销活跃,收、售双方并未出现明显“对峙”现象。

二、制粉企业延续亏损 饲料采购转向小麦

6月份,在新季小麦收购价格快速逼近陈麦的同时,陈麦表现依旧疲弱。如果说新麦的价格变化体现出是政策与收储共同作用结果的话,那么陈麦的行情则完全体现出面粉消费的状况。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面粉加工行业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整体平均开机率不足50%,麸皮价格徘徊在0.7元/斤边缘,主产区30粉出厂价格依旧在1.55-1.62元/斤,加工企业深深陷入“开工赔钱,不开工赔市场”的怪圈之中。

反观小麦的饲料消费,在6月份却出现了回暖的势头,导致这样情形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饲养行业走出低谷出现了显著的回升,而是由于玉米价格的快速走高,开始有相当数量的小麦进入饲料领域。众所周知,小麦、玉米在饲料加工领域可相互替代,且小麦蛋白含量高于玉米,一旦两者价格比值达到临界点,饲料养殖企业则可以通过选择其一替代另一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目前来看,河南玉米的收购价已经涨至1.2-1.25元/斤,山东地区部分企业收购玉米已经突破1.3元/斤,而陈麦的价格却只有1.22-1.26元/斤,陈麦的价格优势明显。

但作为饲养企业应该理性认识当前玉米行情走高的背景原因,即巨量玉米尚存在库中未流出,市场当前玉米短缺。一旦后期国家为减轻仓容压力而开始规模性出库的话,玉米行情压力明显,而小麦的替代价值是否还存在就需进一步观察了。

三、整体收购同比增加 托市收购平稳进行

6月份,除了在5月底先后启动的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四省之外,山东的枣庄也于6月14日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根据农发总行数据,2014年执行托市收购的5个省份共设有3762个库点,较2013年多出近400个,在产量显著提升的年代,极大的缓解了农民“卖粮难”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5日全国收购托市小麦近1700万吨,其中河南约610万吨,江苏约430万吨,安徽近400万吨,湖北、山东共约270万吨。尽管没有官方发布确切数据,但从6月份的收购进度来看,2014年托市小麦收购量突破2000万吨应该问题不大。

随着收购量的提升,启动托市的个别省份小麦收购价格也逐步超过托市收购价格水平,如河南省,目前已经有近一半地区的市场收购价格超过了1.22元/斤,随时暂停托市收购可能性越来越大,按照当前小麦市场行情运行趋势,其他省份在7月份也随时面临暂停。

据国家粮食局发布数据,截至6月25日,河南、山东等10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343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453万吨。主要原因是今年小麦质量较去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储备轮换收购进展顺利,同时,托市收购大面积开展,价格基本稳定也促成了收购量的提升。

四、临储小麦量减均减 超标小麦定向投放

6月份,中央政策性小麦周均投放50.2万吨,较上月减少一半;周均成交12.1万吨,较上月减少6.3万吨,周均成交均价2317.19元/吨,较上月减少32.33元/吨。整体来看,本月小麦交易呈投放、成交、成交价“三减少”态势。分析来看,造成“三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麦上市所引起。企业收购关注点在新小麦收购方面,所以国家调减了投放量,而新小麦质量相对较好,也导致企业在盘上采购积极性降低。

本月,国家开始按计划拍卖真菌毒素超标小麦。根据相关规定,该批粮食严禁用作食品原料,其中呕吐毒素检测值小于或等于5000μg/kg 的小麦仅限用作加工生产牛、家禽饲料或工业酒精、燃料乙醇;呕吐毒素检测值大于5000μg/kg的小麦仅限用作加工生产工业酒精和燃料乙醇。买受人必须签署承诺书,承诺所购买真菌毒素超标小麦仅限于本企业加工生产,不转卖倒卖,不在其他企业(单位)代储、代加工,不改变用途,不加工成口粮销售。

月内共组织两场超标小麦的竞价交易,周均投放量50万吨,周均成交12.4万吨,成交均价1731.73元/吨。

五、利空主导期货走势 郑麦主力先扬后抑

6月份,郑州商品交易所郑麦主力1409合约在上旬快速走高后震荡下行,月内最高冲至2633元,最低跌至2550元,累计跌幅5%。月末持仓60482手,月环比增7988手。月末仓单9328张,较上月末减少3644张。

基本面上,托市收购如常进行,收购总量稳步扩大,市场粮源充裕,新麦价格稳中趋强,陈麦价格弱势运行,企业收购心态谨慎。现货优质麦方面,华北主要品种强筋麦到厂价格多在1.35-1.45元/斤,较前期变化不大。企业对强麦仓单兴趣不大,主要因为其品质一般。整体来看,6月份强麦基本面主要以利空因素主导为主。技术上,1409合约在月末大幅下跌偏离5日均线,底部支撑坚实,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MACD中各数值虽为负值,但DIFF线回升向上意愿强烈。

结合上月笔者建议,综合来看,7月份强麦1409合约进一步下探空间有限,前期空单可在到达2560前离场,多单可在2550-2570前适度增仓,7月内上看2620一线,但突破2633前高难度较大。

六、进口数量连续减少 宽松导致国际大跌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5月份我国进口小麦22.6万吨,同比、环比分别减少5.8万吨和14.8万吨,月度进口量连续第4个月降低。主要进口自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14.7万吨和6.3万吨,还有1.6万吨进口自哈萨克斯坦;进口均价为325.1美元/吨,环比略减5.61美元。1至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小麦244.3万吨小麦,其中,进口澳大利亚小麦占一半,为50.8%,美国占26.7%,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12.7%和7.7%。5月份,我国出口面粉1.14万吨,主要出口至朝鲜0.28万吨。1至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面粉7.87万吨。

6月份,国际小麦延续5月份跌势,继续震荡走低,CBOT美麦指数在中旬跌破600点整数关口后弱势不改,月末最低跌至579.4点,月内累计跌幅达9.5%,已经非常接近年内554.2的最低点。分析来看,国际行情大幅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宽松所导致,而出口国为加大出口力度而在价格方面相互竞争直接反映在期货盘面。据美农业部发布的报告将2014/1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测数据上调到7.016亿吨,创下历史次高纪录,仅低于上年的7.14亿吨,而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则将全球2014/15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上调500万吨,至6.99亿吨。

综上所述,新麦价格在托市政策的托举下登上一个台阶之后,各级入市收购主体已经开始谨慎对待,特别是当前已经启动托市区域的小麦价格已经在托市价格水平上限,暂停托市收购随时可能发生,假设托市收购量在2200万吨的量级,那么后期市场上小麦流通量依旧很大;同时,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中央政府将重点调控谷物等农产品,发挥好进出口、国家储备等方式调节市场供求,防止价格出现过度波动”,这也就意味着后期小麦涨跌幅度将受到密切关注;加之低迷的经济运行态势、行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等因素都可能让面粉消费难以出现明显增长,直接减弱了企业对小麦的需求,而尽管玉米价格走强或在短期内支撑小麦,但后期玉米上市及巨大的玉米库存压力都可能让玉米重回弱势。在利空因素多余利多因素的时期,小麦价格的走高更多的是受成本因素推动,而一旦遇到行情不如预期,市场中出现零利润甚至负利润抛售将成为大概率事件,由此预计:7月份新麦价格将延续6月份行情平稳运行,各地价格难有明显提升;8月份随着新麦适用程度提升,以及小麦的饲用量不减等因素,小麦价格将获得较明显提振,但各地涨幅或控制在0.02-0.03元/斤之间;9月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但市场流通或保持充裕状态,小麦进一步大涨空间有限,预计黄河以北地区净粮、标准水分的普麦入厂价在1.28-1.31元/斤,黄河以南地区入厂价格或在1.25-1.28元/斤,沿淮地区价格或在1.23-1.26元/斤。

玉米

2014年6月份,国内玉米现货市场运行平稳,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按计划投放,跨省移库玉米及进口玉米也相继进入拍卖。由于大量储备进入市场,市场价格逐渐转向以拍卖价格为参照物的政策市行情,整体价格保持稳定,局部涨跌互现。饲料养殖行业在前期经营稍有改善的情况下,又面临炎热夏季的考验。深加工企业受成本推动,上调部分产品价格,部分企业停产检修。总体看,多数用粮企业的采购行为仍较为谨慎。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对稳定市场价格作用重大,大商所玉米期货交易价格重心略有上移。

一、国家临储玉米继续拍卖

本月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继续有计划展开,投放规模逐步扩大,各批次拍卖结果如下:

5 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玉米 3502637 吨,实际成交 1047233 吨,成交率 29.9%,成交均价 2206 元/吨。

11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玉米 2755763 吨,实际成交 532333 吨,成交率 19.32%,成交均价 2279 元/吨,其中:2011 年玉米计划销售 5516吨,全部流拍;2012 年玉米计划销售 2750247 吨,实际成交 532333 吨,成交率 19.36%,成交均价 2279 元/吨。

12日,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结束计划交易临储玉米(含跨省移库)500万吨,实际成交176万吨,成交率35.19%,均价2274元/吨,其中:2011年计划0.5万吨全部流拍;2012年计划500万吨,实际成交176万吨,成交率35.23%,均价2274元/吨。

18日-19日,国家临时存储(含跨省移库)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玉米5000036吨,实际成交918203吨,成交率18.36%,成交均价2240元/吨,其中:2011年玉米计划销售5516吨全部流拍;2012年玉米计划销售4994520吨,实际成交918203吨,成交率18.38%,成交均价2240元/吨。

25日-26日,国家临时存储(含跨省移库)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玉米 4996681吨,实际成交981055 吨,成交率 19.63%,成交均价 2238 元/吨,其中:2011 年玉米计划销售 5516 吨全部流拍;2012年玉米计划销售 4991165 吨,实际成交 981055 吨,成交率 19.66%,成交均价 2238 元/吨。

目前参与拍卖的省份有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北、湖南、江西。除了主产区,部分销区也开始拍卖移库玉米,大批量多省份的有序投放,使得用粮企业入市心态逐渐稳定,实际成交量随之下降,价格日趋平稳。由于各地对于玉米需求程度明显不同,成交率和成交价格分地区略有差异,优质玉米成交状况较好。从目前看,临储玉米的投放计划性极强,用粮企业可以非常平稳的指定采购计划。现阶段包括后期很长一段时间,用粮企业的重点都将在国储拍卖信息上,特别是出库阶段的相关问题,出库粮食质量是其中最引人关注要点。

综合考虑,在临储拍卖的引导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价格将保持在目前的水平附近,向上空间非常有限。

二、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略升

由于国储玉米拍卖的原因,国内玉米市场现货价格多数是在拍卖价格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计算,稳中略有上涨。24日,全国第一批“移库粮”在吉林省正式启动,可能为2013年东北地区收购的国家临时存储粮。预计随后黑龙江和内蒙古也有可能开始相关工作。。

随着补贴玉米发运的结束,东北产地贸易商购销热情明显下降,部分中小型贸易商已退出市场,整体价格平稳运行。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仍然处于高位,市场可用粮源明显不足,多数深加工企业无法“吃饱”。国储拍卖在当地的投放有限,同时外运到货阶段性失位,使得当地价格表现突出。

目前在北方主要港口,企业收购基本停止价格较为平稳。南方港口到货船期有所下降,价格较为坚挺。

南方销区玉米市场行情整体平稳,多数企业都有两个月以上的库存。再加上随后国储出库玉米的陆续南下,市场对于粮源的情绪并不紧张。

三、炎热夏季抑制肉类消费

从5月初开始的猪肉价格反弹,暂时告一段落。5月份,国内猪肉平均价格上涨9%左右,多数养殖企业瞬间摆脱亏损经营的局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100元/头左右的盈利空间,猪粮比也修复至5.78:1。生猪价格的上涨也一度支撑了玉米价格的坚挺。

但是随着各地进入夏季炎热天气,前期惜售导致的压栏现象,也被加速出栏所替代。部分养殖户出于对往年夏季疫病发生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担忧,纷纷加快其出栏速度。再加上目前正好处于猪肉消费的淡季,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伴随着肉价上涨受阻,主要的饲料原粮玉米、豆粕等均停止了此前的上涨势头。企业又开始进入困难经营的状况。

四、深加工成本上涨

虽然较低的企业开工率和产品低库存,促成了前段时间深加工产品和副产品的价格上涨,但是结果并未对企业产生实质性的利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原料成本的上升,山东及东北地区尤为突出。

需求方面,炎热夏季到来带动夏季饮料和冷饮等快消品需求迅速提升,对淀粉的需求仍在增加。酒精的消费进入淡季,报价的提高并无可能始终延续。

由于短期内深加工产品行情难有明显好转,生产成本又偏高,企业开工率较低,反过来影响了后续的供给,相关产品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五、进口玉米数量略减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5月份我国进口玉米量为7.9万吨,上月为9.3万吨。2014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3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0.84%。

2014年5月份,我国无出口玉米,上月为0.44万吨。2014年1-5月我国累计出口玉米0.5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64.11%。

六、IGC继续上调2014/2015年全球玉米产量

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6月份报告显示,2014/1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9.628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9.552亿吨。IGC在月报中将2014/15年度巴西玉米产量预测值调高至7300万吨,高于上月预测的7150万吨。

美国2014/15年度玉米产量预测值不变,仍为3.5亿吨。中国玉米产量预测值也调高到了2.2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2.15亿吨。IGC预计2014/15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1.8亿吨,高于上月预测的1.72亿吨。玉米贸易可能从1.18亿吨降至1.15亿吨。

七、大商所玉米期货交易价格重心上移

本月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小幅上涨,主力1409合约开盘2389元/吨,受到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底价提高最高到上冲至2407元/吨,最低价格2370元/吨,收盘价2398元/吨。总体看,玉米期货价格在国家临储有序投放以及终端需求稳定的双重作用下,交易价格重心略有上移,但区间震荡格局仍将继续。

综上所述,国家临储玉米仍将有计划的大量投放,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短期内将在国储玉米拍卖的节奏下稳定运行,东北地区价格保持稳定,华北地区特别是山东地区价格有望稳中略升,南方销区价格保持稳定。猪肉消费低迷仍将持续,鸡蛋供需有望达到平稳,饲料用量维持稳定。深加工企业经营现状仍将继续,部分停产检修企业可能陆续开工。预计下月大商所玉米期货期货均价2400元/吨。

稻米

6月份,国内稻米整体表现平稳,个别地区、个别品种略有涨跌;国家临储稻谷全面投放市场,成交状况不良,说明市场需求不振;国家进口大米同比显著提升,加上从非官方渠道流入中国的大米,对国内大米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南方持续的阴雨天气对早籼稻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或造成局部地区产量降低,并推迟早籼稻的成熟时间。预计后期国内稻米市场将延续平稳态势,供需宽松是价格稳定的主要原因。

一、普通粳稻价稳 优质稻略增

6月份,东北稻米市场维持平稳态势,市场购销较为清淡,优质稻谷价格坚挺,普通稻谷及大米价格稳中趋弱。据市场信息,黑龙江五常稻花香水稻收购价格在3500-3600元/吨,月环比涨40元左右,哈尔滨地区三级粳稻收购价3060元/吨,粳米出厂价4140元/吨,较上月同期降10-30元;佳木斯二级粳稻收购价3000元/吨,降20元,标二粳米车板价4060元/吨,月环比持平;吉林松原一级粳稻车板价3150元/吨,标一粳米车板价4550元/吨,环比持平。

6月份,国家在东北地区继续投放临储粳稻,由于交易底价高于市场价格,市场参与积极性较低,成交状况低迷。

时间

东北粳稻竞价交易

投放量

成交量

成交均价

成交率

0604

224.79

27.40

3,045

12.2%

0609

135.99

6.95

2,994

5.1%

0616

133.53

3.36

3,029

2.5%

0623

133.76

3.37

3,026

2.5%

0630

133.80

2.26

3,026

1.7%

苏皖粳稻行情平稳略增,粳米各有涨跌,据市场信息,江苏南京粳稻收购价3000元/吨,标一粳米批发价4000元/吨,较上月末涨20-30元/吨;安徽芜湖粳稻收购价2980元/吨,环比略涨20元,标一粳米批发价3980元/吨,月环比跌20元。

和东北的临储粳稻交易情况一样,在江苏投放的粳稻面临了同样的尴尬,成交量和成交均价均处于较低水平。

时间

江苏粳稻竞价交易

投放量

成交量

成交均价

成交率

0530

20.40

2.55

3,049

12.5%

0606

19.98

1.43

3,038

7.1%

0613

19.72

1.47

3,043

7.5%

0620

19.95

1.53

3,040

7.6%

0627

20.25

3.38

3,050

16.7%

整体来看,由于国家前期收储,导致市场上粳稻数量较少,经过较长时期消化,企业手中库存也基本见底,按理说这应该推动行情出现较明显上涨,但由于大米终端消费需求难以对行情产生支撑作用,导致企业多采取“随采随销”的策略,同时,各级储备轮换、临储粳稻投放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采购压力,使得市场上稻米行情相对稳定。但对于优质稻谷,由于多被收入储备库中,市场上粮源稀少,在市场对优质大米消费不减的背景下,优质稻行情坚挺有增。

二、早籼稻流通减少 成熟期或推后

6月份,国内早籼稻处于青黄不接时期,新季早稻尚未成熟,陈早稻受流通影响,社会供给有限,市场消费平稳趋弱使得早籼稻及早籼米维持稳定运行。据市场数据,早籼稻主产区中湖南长沙地区收购价多在2640元/吨,大米出厂价多在3740元/吨,湖北武汉早稻收购价在2620元/吨,早籼米出厂价在3800元/吨,广东广州站台价报2680元/吨,早籼米站台价报3900元/吨,上述地区早籼稻及早籼米价格均较上月末持平。

早籼稻行情平稳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有限,尽管企业手中库存较少,但由于临储库存充裕,企业并不急于采购。从6月份进行的四次临储早籼稻竞价交易中可以看出,企业采购积极性较低,且多以底价成交。

时间

早籼稻

投放量

成交量

成交均价

成交率

0530

8.00

0.83

2,640

10.4%

0606

9.97

0.84

2,640

8.4%

0613

10.28

1.28

2,640

12.4%

0620

9.87

1.27

2,638

12.9%

0627

9.98

1.39

2,640

13.9%

6月份,国内早稻主产区遭遇多次降水,特别是6月末期,江南和华南早稻大部分处于抽穗扬花期,连续的阴雨天气或致“雨洗禾花”,使早稻授粉困难,空壳率倍增,结实率降低,影响产量。

三、受国外米冲击中晚籼稻成交回落

6月份,国内中晚籼稻主产区行情稳中趋弱。由于正处青黄不接时期,市场对中晚籼稻及米的需求不减,但由于大量的进口大米加上国外大米通过非官方渠道进口,导致我国中晚籼稻行情基本稳定,但中晚籼米的价格较上月偏弱。据市场数据,中晚籼稻在湖南长沙的出库价在2760元/吨,江西南昌出库价在2800元/吨,在广西桂林出库价为2800元/吨,均较上月持平。中晚籼米在上述地区的出厂价多在3950-4080元/吨之间,环比有20-40元/吨的降幅。

受大米市场供应压力提升影响,原本在5月份交易情况良好的临储中晚籼稻竞价交易,在6月份也失去了关注。主要原因是较大量的进口及非官方入关大米冲击了国内稻米市场,让本就利润微薄的大米加工行业采用更简单的“搀兑”法来获得贸易利润。

时间

中晚籼稻

投放量

成交量

成交均价

成交率

0530

56.02

27.26

2,707

48.7%

0606

69.74

21.52

2,773

30.9%

0613

69.70

14.75

2,738

21.2%

0620

69.98

7.11

2,712

10.2%

0627

69.98

7.00

2,746

10.0%

而据业内人士评论,低价进口大米及走私大米对国内大米加工及稻米产业带来的危害也十分明显。不仅仅是影响了国家税收,更直接制约了国家临储稻谷顺价销售,导致产销区价格倒挂,还可能导致大米加工业的误入歧途,难以做大做强。

四、进口同比大增 国际价格略涨

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5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27.1万吨,同比增加11万吨,环比减少5.1万吨。1-5月我国大米累计进口量为108.4万吨,同比减少7万吨。越南依旧是5月份对我国的主要大米出口国,为19.9万吨,占73%,余下部分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和泰国,分别为2.6万吨和4万吨。进口大米量维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大米的价格优势,二是农产品关税较低,目前越南大米到港完税价格约3100元/吨,这与国内稻米在南方的批发价格差约700-900元/吨。5月份,我国出口大米2.3万吨,1-5月累计出口大米6.4万吨。

国际方面,泰国因军政府冻结了大米出口,以清查国内大米库存,泰国暂无出口报价,依照6月中旬价格,泰国5%破碎率大米每吨在385美元。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预期,2014年泰国大米出口量将达900万吨,而迄今泰国出口大米380万吨。另据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消息,2014/15年度泰国籼稻产量将略高于2013/14年度产量,达3880万吨(约合2600万吨成品大米)。6月末,越南5%破碎率大米报价410美元/吨,较上月同期高5美元。据越南食品协会数据,截至6月19日,2014年越南共出口大米268.7万吨。

综上所述,国内稻米行情主要受到供需影响,供应方面有国家常时常量的临储投放、进口大米及非官方入关大米,而大米需求在一定时期内难有明显的改观,在这种大背景下,普通稻米难有进一步走高动力。而对于优质稻米,由于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而市场流通较少,在后期进一步走高可能性较大。由此预计,7月份东北及苏皖粳稻及粳米将维持当前走势,而早籼稻受新稻即将上市、陈稻出库压力增大影响,早籼稻及早籼米行情或承压弱势运行,中晚籼稻及中晚籼米在国外大米影响下,价格稳定,但市场需求趋弱。

大豆

6月,USDA季度报告数据偏空,旧作库存和新作种植面积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导致美豆期价破位下跌,但美豆出口需求依旧旺盛,美豆现货供需紧张,加之阿根廷农户屯豆,支撑近月合约期价,远月合约期价因新作丰产预期而承压,近远月价差扩大,美豆期价破位下跌态势明显。国家临储拍卖大豆遇冷,连豆一期价震荡走低,外盘成本下降,供需转向宽松,豆粕价格止涨回跌,市场油粕比阶段性反弹,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略降,油粕现货价格上升,油厂压榨亏损持续,肉禽养殖需求继续回升。

一、USDA季度报告偏空 美豆破位下跌

6月CBOT市场大豆期价破位下跌,尽管出口销售数据依旧强劲,现货压榨利润丰厚,但在良好的天气,季末库存和新作种植面积超预期等利空的打压下,期价破位下跌,近月合约价格继续受到低库存的支撑,表现相对抗跌,但远月合约受到美豆新作丰产预期强化的利空的打压,近远月价差扩大。

利空方面:一是USDA6月底报告数据明显偏空,美国农业部报告称,2014 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创纪录的 8483.9 万英亩,超过市场预估的 8215.4 万英亩和 3 月份预估的 8149.3 万公顷,较去年的 7653.3 万英亩增长 10.9%。美国农业部预计,6 月 1 日美国大豆库存为 4.05 亿蒲,较上年同期的 4.35 亿蒲下滑6.8%,高于市场预估的 3.87 亿蒲,其中农场内库存为 1.09 亿蒲,农场外库存为 2.96 亿蒲。在高于预期的季末库存和种植面积利空打压下,美豆中长期供需转向宽松的格局确立。二是本月美豆出口检验数据低于预期,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 6 月 19 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 6.2 万吨,低于上周的 21.9 万吨,也低于2013年同期水平。二是市场预期USDA低估了2013/2014年度美豆产量,美豆旧作供应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紧张。三是美豆生长指标继续良好,美豆丰产预期较强。美国农业部作物本月公布的周度生长报告显示,大豆种植进度和生长优良率均处于历年来最好的水平。

利多方面:一是USDA6月供需报告利多兑现,本次报告将 2013/14 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下调14万吨至340万吨,为10 年来最低水平,将2014/15年度期末库存下调 14 万吨至898 万吨,均符合市场预期。同时报告还预计2014/1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8288万吨,较上月报告上调65 万吨,同比增加1571万吨,较2012/13年度库存增加2584万吨,库存消费比升至29.5%,为历史最高水平。二是美豆出口销售依旧强劲,旧作出口尤其抢眼。2013/14年度美国大豆已累计销售4548万吨,同比增长23.8%,累计装船4337万吨,同比增长22.8%,占预计出口量的99.6%。2014/15年度美豆已销售1076万吨,同比减10.7%。三是由于出口强劲,加之市场预计USDA美豆季末库存数据将创下37年新低,令美国油厂提价吸引农户销售陈豆,中西部大豆现货基差报价持坚。四是由于6月美国中西部局部地区出现洪水灾害,可能导致部分大豆种植面积流失,令市场对USDA6月底公布种植面积数据存在巨大争议。四是路透社报道阿根廷农户对大豆的囤货意愿依旧强烈,6月末阿根廷农民表示,如果政府不能与债券投资者达成协议以避免该国出现新的主权债违约,那么今年下半年他们将囤积大豆,而这或将推升全球大豆价格。

本月宏观面继续偏多,欧美数据多空交织,喜忧参半,美国一季度GDP终值年化环比降2.9%,创五年新低,但其他经济数据均好于预期。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创七个月新高,达到50.8,为六个月来首次突破50,显示中国政府的微刺激政策初见成效。加之伊拉克和乌克兰局势持续动荡支撑以原油、黄金、白银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本月大幅上涨,受到以上消息的影响,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和中国文华商品价格指数本月震荡走升。

6月CBOT市场豆类品种资金面维持偏空,截至6月底的CFTC报告数据显示,投资基金大幅减持大豆、豆粕的净多头寸,增持豆油的净多头寸,说明短期内资金看空大豆及豆粕价格,但看多豆油价格。

后市看来,美国过度降水引发的洪涝,使得USDA后期可能下调美豆种植面积,在创纪录的种植面积和良好天气的利空打压下,后期美豆远月期价走势继续承压下行的可能较大。尽管季末库存数据高于市场预期,显示USDA前期低估了2013/2014年度美豆产量,但季末库存依旧处于历年来的低位,加之现货大豆压榨利润丰厚,令美国油厂继续积极寻购美豆现货,供应的吃紧或将维持到美豆新作上市之前,美豆近月合约期价依旧受到支撑,如果低库存情况恶化,近月合约期价或将继续温和走高。近期市场密切关注全球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对油料生产的影响,引发食用油价格的一波强势上涨,说明农产品市场逐步进入天气市。随着7月玉米生长关键期的到来,美豆期价走势将跟随玉米价格走势,后期天气市炒作可能会阶段性出现。技术面看,美豆7月合约即将步入交割月,期价稳定在1400美分/蒲式耳之上,高位下市已成事实。主力12月期价跌破1200美分/蒲式耳的整数关口,下看1088美分/蒲式耳的前低,鉴于美豆生长期天气依旧多变,加之全球需求旺盛,我们对美豆新作下跌空间持保守态度,投资者仍可待期价企稳后逢低买入。

二、临储拍卖遇冷 豆一期价陷入回调

本月,连豆一指数震荡走低,持仓月环比大幅下降。期价近强远弱,临储大豆拍卖遇冷,成交量和均价呈现逐周走低态势,引发期盘抛压。本月临储大豆拍买以2011年产东北大豆为主,由于质量较差,不适宜用于食品豆,而作为油用豆相比进口大豆价格又太高,因此主产区油厂对临储大豆拍卖兴趣不大,企业购买热情持续下降。今年临储大豆拍卖已累计成交 132.88万吨,国产大豆供给缺口已得到弥补,且后期临储大豆还将继续竞拍,市场预期供给充裕,抢购热情减退,成交量快速下降,现货市场成交量亦不大,预计国产大豆价格低迷的情况仍将持续。

本月国家粮油交易中心连续四次公开拍卖销售东北临储大豆,成交率由月初的72.74%下降到12.61%,成交均价由月初的4140元/吨下降到4055 元/吨。利多方面一是来自旺盛的食用豆需求。由于2013/2014年度国产大豆临储收购量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人为造成了5月后国产大豆的供需缺口。二是是2014年度东北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已成定局,由于目标价格力度有限,今年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已成市场共识,大豆减产预期将会对期价产生中长期支撑。利空方面一是来自进口低价大豆对国产大豆的替代,由于今年南美大豆丰产上市,加之北美天气异常的好,后期美豆新作丰产上市压力较大,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的逐渐走低对豆一远月期价产生较大压力。二是黄淮海地区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增加预期,由于关内食品豆价格在5000元/吨以上,种植收益良好,而2013年关内玉米价格不景气,刺激黄淮海地区农户增加大豆种植面积,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抵消东北大豆减产的影响。

从技术面看,连豆一期价本月冲高回落,重心下移,弱势明显。1501主力合约期价连续跌破多重均线支撑,预计短期内仍将震荡下行,投资者中线可逢高沽空。

三、基本面转空 粕价止涨回调

本月,连盘豆粕期价冲高回落,价格重心平移。豆粕指数持仓量月环比大幅增加,显示价格止涨回调后,多空分歧继续加大。本月豆类期货市场油粕比小幅反弹,由于原油价格高企,加之市场炒作厄尔尼诺天气灾害对棕油产量的负面影响,导致食用油价格震荡走升,豆粕价格期现同步走弱,月末沿海43%蛋白豆粕价格3870-4020元/吨,月环比上涨150-160元/吨。

本月饲料养殖消息面利多,猪价继续小幅下跌,养殖效益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对应年底消费旺季的7月补栏高峰期即将到来,养殖户对后市行情看好,补栏积极性有所上升。据发改委监测,6 月 18 日全国生猪出场均价为 13.2 元/公斤,周环比下跌 1.12%,为连续第 3 周下滑,玉米批发价格维持在 2.46 元/公斤,猪粮比价降至 5.37:1,环比下降 1.1%。

由于高温天气持续,夏季市场是猪肉需求淡季,猪价维持弱势整理属于合理现象。四月以来,猪价在多种原因的共振之下迅速反弹,令养殖户对后市的信心增强,大规模淘汰母猪现象并未出现。尽管短期养殖亏损局面很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中长期养殖效益的良好预期令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上升,3-4季度养殖需求仍可看好。短期内粕类需求仍受到养殖业负面信息的影响,但中长期需求仍可看好。从油粕供求的角度来看,由于2013年4季度至2014年5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大幅上升,加之6-7月大豆进口将同比大幅增加,国内大豆供给继续呈现“井喷式”增长趋势,食用油和粕类供给增加趋势不变,需求方面,国内养殖业本月开始迅速复苏,饲料养殖需求呈现月环比增加态势,而食用油需求在四季度之前仍属于淡季,因此粕类供需基本面好于食用油。由于豆粕现货供应增加,豆粕供给同比上升已成定数,而需求疲软态势短期难以改变,短期粕类供需格局将转向宽松,供过于求的情况将会持续。加之远月大豆成本降幅明显,使得市场采购心态日趋谨慎,成本支撑的力度也有所下降。从油粕关系的角度来看,近期原食用油期货价格涨幅明显,但国内食用油现货价格并未大幅上涨,显示油厂对食用油价格上涨信心不足,而对成交活跃的豆粕,油厂尽管存在一定程度的胀库现象,仍坚持挺价。根据以上分析,由于大豆成本不可能大幅下降,而食用油价格反弹空间受限,豆粕成本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粕价仍受成本支撑。

综上所述,短期内粕类供过于求的局面可能恶化,粕价受到成本支撑减弱,但短期内持续大幅下跌的可能不大。建议饲料养殖企业在3600元/吨(山东粕价)以下的价位上逢低适当点价,扩大豆粕现货库存,但可对油厂推出的中远期豆粕基差交易持谨慎态度,等待更低的入场时点。

四、内盘油粕价格抗跌 油厂压榨亏损缩小

6月末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到港平均成本为4320元/吨,月环比下降40元/吨,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4080元/吨,月环比上涨80元/吨。本月进口大豆到港成本略降,国内油粕现货价格小幅下跌,进口大豆榨收益亏损维持在200元/吨,油厂已经连续亏损6个月。另外,本月内盘油粕现货价格走势持续强于外盘大豆价格,导致近月船期大豆压榨收益亏损缩小,油厂外盘点价积极性上升。由于前期美豆远月期价一直徘徊在1200美分/蒲式耳上方,市场对后期美豆期价走势看空,因此2014/2015年度美豆销售进度一直落后于往年,预计随着美豆远月期价跌破1200美分/蒲式耳,将会有更多的买家入场买货,美豆新作销售进度将会迎头赶上。

从成本角度来看,由于6月外盘大豆价格总体呈现震荡走低态势,预计7月大豆到港成本仍将维持震荡下行。从压榨利润来看,油厂压榨进口大豆收益已经连续6个月亏损,7月大豆成本下降固然是好事,但豆粕价格暴跌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亏损持续状态下,油厂在操作层面可能继续对豆粕采取挺价销售的策略。

五、5月大豆进口同比下降 豆粕出口同比增加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5月大豆进口量达597.11万吨,同比下降13.79%,较4月环比上升17.08%,1-5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加35.27%。5月我国豆粕出口量为41.0万吨,同比增加325.71%,较4月环比增加46.29%,1-5月我国豆粕出口量为106.27万吨,同比增加94.02%,并已经接近2013年全年107万吨的水平。从进出口数据来看,5月大豆进口量仍处于年内高位,加之6-7月南美大豆大量到港,短期内大豆供给持续大幅增加,国内大豆供需将继续转向宽松。5月豆粕出口同比环比继续大幅增加,创下年内新高,主要是对日韩、越南等国出口增加,国内豆粕大量出口,有利于缓解国内豆粕供过于求的局面。

后市来看,美国过度降水引发的洪涝,使得USDA后期可能下调美豆种植面积,在创纪录的种植面积和良好天气的利空打压下,后期美豆远月期价走势继续承压下行的可能较大。尽管季末库存数据高于市场预期,显示USDA前期低估了2013/2014年度美豆产量,但季末库存依旧处于历年来的低位,加之现货大豆压榨利润丰厚,令美国油厂继续积极寻购美豆现货,供应的吃紧或将维持到美豆新作上市之前,美豆近月合约期价依旧受到支撑,近远月价差或将持续扩大。近期市场密切关注全球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对油料生产的影响,引发食用油价格的一波强势上涨,说明农产品市场逐步进入天气市。随着7月玉米生长关键期的到来,美豆期价走势将跟随玉米价格走势,后期天气市炒作可能会阶段性出现。国内方面,受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下降的影响,连豆一期价整体仍将维持弱势运行。短期内粕类供过于求局面可能恶化,同时粕价受到成本支撑的力度减弱,但油厂压榨进口大豆收益已经连续5个月亏损,加之食用油价格疲软,或加重油厂的挺粕心理。后期重点关注天气对美豆生长的影响以及阿根廷豆农售豆进度。建议饲料养殖企业在3600元/吨(山东粕价)以下适当扩大豆粕库存,但可对油厂推出的中远期豆粕基差交易持谨慎态度,等待更低的入场时点。

食 用 油

6月上旬,由于外盘豆油和棕榈油期价回落,带动国内植物油价格延续5月下跌态势,回落到2月初水平,进入中旬后,由于国际“多粕空油”资金解锁,及资金炒作厄尔尼诺大概率发生可能,外盘豆油和棕榈油双双上涨,带动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向上,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先抑后扬,二次见底,如5月份报所预期。

一、空油多粕资金解锁 豆油市场心理转多

6月份,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先抑后扬,重心下移,市场多数时间购销不旺,只在下半月行情反弹后成交才有所放大。主要是端午节期间,外盘豆油及棕榈油价格显著下降,下游厂商谨慎心态升温,放慢了采购步伐。而油厂散油和小包装油库存均居高不下,部分下游厂商推迟采购计划,放慢了油厂出货速度,迫使油厂降低以加快出货。随着国内豆油价格接近2月初水平,市场抄底心态加强,加之外盘豆油行情因资金解锁“空油多粕”而向上,国内市场心理好转,价格和成交量双双向上。不过国内豆油供需基本面将长期持续偏空的预期,抑制贸易追涨热情。

7月份,预计国内豆油期现货价格将震荡运行,筑实底实,价格重心将持平或上移,操作上建议逢低可少量补货。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由于国内豆油供大于求的基本面短期不会改变,在原料价格见底之前,豆油期现货价格不会出现拐点。二是美国农业部6月份供需报告公布,预计2014/15 年度的全球大豆产量为 3 亿吨, 2014/15 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 8288 万吨,库存消费比升至 29.5%,为历史最高水平。2014/15年度全球及美国内大豆基本面偏空,新季美豆上市后CBOT盘大豆将大跌。利多因素有:一是今年1-5月份,巴西累计出口大豆2491 万吨,同比增加27%。前期较快的装运步伐提前透支了出口总量,预示未来出口步伐将会放慢。目前美国能够装运的大豆数量已经很少,阿根廷大豆变得更加重要,农民出售大豆进度对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目前阿根廷农民销售大豆进度只有38.4%,比去年同期慢7.7 个百分点。在阿根廷农民惜售大豆背景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还将有反复。从技术面看,CBOT大豆期价在7月有二次见顶的可能,但顶点会低于前高。 二是CBOT盘投机资金开始解锁“多粕空油”,资金方向将向有利于豆油价格方向转变,从而传递国内豆油。

二、监管加强收购延迟 菜粕强菜油弱延续

6月份,国内菜籽收购进度慢于往年同期水平,大型油厂开机时间也多较去年延迟20至30天。一是今年中储定下菜粕统销价格并与代加工企业签订合约时间延后,除个别企业启动自营收购外,绝大部分企业代加工收购也相应延后。二是今年菜籽临储收购是史上最严一年,中储基本派三人以上驻厂监管,并由中储向菜籽卖方付款,直接掌握菜籽真实收购数量,往年菜籽大量上市期间收购峰期今年没有出现。三是从调研来看,由于主产区四月中旬后持续阴雨,今年菜籽总产量并不象官方所主稳中有增,而因单产下降而下降。

6月份,国内菜油价格先抑后扬,价格重心略有下移。主要是油菜籽进口数量同比大增,国内菜油供给充裕,下游消费需求不旺,加之中储粮严查进口菜油入储,贸易商备货积极性不高,沿海地区菜油走货缓慢,华南地区菜油加工厂主动下调价格,以价换量。下半月菜油期限现货价格在豆油、棕榈油反弹带动下出现反弹行情,但在现货供给压力下,现货表现也弱于期货。

7月份,预计国内菜油期现货价格将继续震荡筑底,对国内菜油现货仍是随用随购,不可急于抄底,菜油期货仍以空菜油多豆油进行套利为主。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国内进入水产养殖旺季,国内菜粕需求和价格均较为强劲,菜粕走强不利于菜油价格。二是4-6月份进口菜籽数量在150吨以上,带来菜油供给同比大幅增加。三是今年中储直接将收购款付给农民,掌握代加工企业真实收购数量,进口菜油进入临储可能性较小,进口菜籽压榨企业为降低库存,避免胀缺罐,多采取低价走量的策略。四是临储收购结束后,巨量的临储菜油有进入流通消费环节的可能,即使豆油棕榈油整体价格生心上移利多菜油,菜油走势也在主要植物油品种中较弱。利多因素有:一是四菜和豆油价差缩小,加之国人对豆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认知,今年国内菜油消费增速明显高于豆油。二是按菜籽5100元/吨的收购价,菜粕3050元/吨的定价,240元/吨的加工费,35.2%的出油率,今年中储菜油成本在9980元/吨,远高于当前国内菜油价格。三是目前华南地区四菜价格已与当地一豆价格基本持平,国内菜油价格向下空间有限,而豆油和棕榈油的反弹也会带动国内菜油价格。

三、棕榈油库存仍居高 灾害天气开始预炒

6月份,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如预期继续下跌,但并未跌破关键支撑位,在资金预炒厄尔尼诺带来棕榈油主产国减产可能的预期下,马盘棕榈油期价回升,带动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反弹。同时,虽然因现货需求不旺,港口棕榈油走货缓慢,但棕榈油进口速度同时放缓,国内棕榈油库存整体呈缓慢去库存状态。

7月份,预计国内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将继续震荡筑底,价格重心上移,建议逢低少量补货,区间震荡,区间上移思维操作。分析后市,利空因素有:一是南美毛豆油 FOB 价格与马来西亚24 度棕榈油价格差处于两年来的低位水平,棕榈油处于价格劣势,不利于出口。二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步伐缓慢,6 月上中旬出口量为78.1 万吨,比上月同期减少7.3 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3.5 万吨。市场预计6 月底棕榈油库存将进一步上升。三是印尼生物燃料消费量低于预期,1-5 月份生物柴油消费量只有5.15 亿升,月均1.03 亿升,远低于政府3.3 亿升的月均目标。掺混及分销设施的不完善抑制了消费增长速度。印尼棕榈油库存呈上升趋势,预计5 月末库存达到220 万吨,是去年9 月份以来的最高。利多因素有:一是由于国内需求疲软,价格震荡走低,贸易商进口积极性受挫,1-5月份我国装运马来西亚棕榈油同比减少18%。我国装运步伐的放慢预示着未来国内库存压力较难进一步上升,且进口棕榈油相当一部分已融资抵押,实际可流通数量较少。二是到月底时国内棕榈油销售价格比进口成本低 700 元/吨,港口价格与进口成本倒挂程度扩大,对国内价格存在支撑作用。三是澳大利亚气象局、美国大商产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均作出今年3季度出现厄尔尼诺大概率出现的预测,有分析认为今年东南亚棕榈油高产期可能在9 月份提前结束,比往年提前1-2 个月,利多棕榈油中长期走势。

四、进口数量同比减少 总供量给并未下降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4月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58万吨(不包括棕榈油硬脂), 1-5月中国进口食用植物油307万吨,同比下降8.4%。其中,5 月份我国进口豆油 7.4 万吨,高于上月的 2.2 万吨,为过去 3 个月来最高水平,但低于去年同期的 10.5 万吨,1-5 月累计进口豆油 37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 13.8%。5 月份我国进口棕榈油到港 40.8 万吨,低于上月的 48.9 万吨和去年同期的 47.4 万吨,1-5 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棕榈油 247 万吨,较上年同期的 255 万吨减少 3.1%。5 月份我国进口菜籽油 10.8 万吨,略高于上月的 10 万吨,但低于去年同期的 17.6 万吨,1-5 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菜籽油 48.28 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5.65%。菜籽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菜籽油供给充裕,价格低迷抑制进口积极性。5 月份我国进口油菜籽 65.1 万吨,高于上月的 54.4 万吨和去年同期的 47.3 万吨,创单月进口最高纪录,之前最高纪录为去年 11 月份的 55.9 万吨,6-9 月份进口量仍保持月均50万吨高水平。1-5 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菜籽 234.4 万吨,同比增长 41.6%,国内非主产区产能增加,国内菜粕需求旺盛,国际市场供给充裕是主因。

综上所述,预计7月份国内植物油期现货价格将先抑后扬,反复筑底,重心与6月持平或略有上移。期货操作上可在年前低点附近逢低建多单,底部区间震荡思维。不过,未来几个月国内市场植物油市场供大于求基本面偏空的格局将继续,在原料价格见底之前,不会出现拐点。现货操作上随用随购为主,在前低附近少量补库,但不可大量囤货。

治疗妇科医院排名

广州建国医院男科治疗技术怎么样

西安治疗白癜风